常州的王女士今年52岁,几年来一直倍受腰腿疼的困扰。前医院,X线也拍了,CT也做了,考虑是腰间盘突出。口服止疼药和卧床休息后症状稍缓解,也没太在意。
半年前,王女士发现自己两条腿胀痛的厉害,同时大小便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小便,这对她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紧张和焦虑中,医院进一步行腰椎MRI检查后发现,自己骶尾部有个4cm*3cm*3cm大的囊肿。
而也就是这个骶管囊肿,给她带来了新的困扰——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
医院,看了不少专家,有的专家考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高,神经损伤风险大,并且手术后疗效还不确切,复发率又高,建议她进一步口服药物保守治疗;有的说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建议经皮囊肿穿刺引流;有的建议去北京上海手术治疗。
当一个人可选择的多了,反而会迷茫。
王女士一直拿不定主意,但自己的症状却一天天的在加重。她托人多方打听,医院神经外科倪红斌教授团队治疗骶管囊肿经验丰富,术后恢复快,效果佳,于是她提前预约了倪红斌主任的著名专家门诊。
倪主任仔细阅片、详细查体后告诉王女士,骶管囊肿诊断是明确的,但是否需要手术还要进一步检查评估。
王女士在倪主任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肌电图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同时请骨科、泌尿外科、妇科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最终倪主任告诉她——可以安排手术,术后症状会改善!
“倪主任给我的印象就是很专业、亲和、果断,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即给我建议,而是完善了很多专业的检查,还请了其他科的主任一起会诊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所以我选择信任倪主任”王女士回忆道。而事实也证明,王女士的选择是正确的。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倪主任在显微镜下运用神外显微技术,仅仅用了1cm*1.5cm大小的骨窗即准确找到了责任神经,同时借助神经电生理“第三只眼”全程监测神经功能,在确保神经功能完全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为王女士施行了“囊壁切除术+神经根袖套成形术”。
手术全程1小时,术中出血不到10毫升,且周围神经组织保留完好。
术后复查MRI见囊肿完全消失,病根清除了,术后王女士的腰腿痛、尿便困难也迎刃而解了。
倪红斌主任骶管囊肿种类多样,最常见的是神经束膜囊肿,即Tarlov囊肿,大约占所有骶管囊肿的90%左右。囊肿以单发为主,少数为多发,发病部位以骶2-3部位最为多见。早期骶管囊肿多无明显症状,如今因磁共振广泛应用,骶管囊肿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也因此引起了患者的极大顾虑。
大部分骶管囊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约10%~20%的患者会出现臀部、马鞍区以及下肢疼痛、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以及性功能障碍,称为症状性骶管囊肿。对于症状性骶管囊肿,当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阵痛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理疗等)无明显效果,且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影响日常生活时,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
骶管囊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难以自行吸收或消失,且有进一步增大的风险,我们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亚专业组常规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该疾病,因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收治病人通过我们的微创手术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广大患者不必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不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平时都应该注意避免久坐久站,避免剧烈咳嗽,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往期精彩:
孕周晚期突发持续癫痫,四科协作共保母女平安
有关“微创”,你真的了解吗?——解惑“神外微创理念”
当“丹桂”不再飘香,鼻子嗅不到味道的生活会是怎样?
中秋赏月,你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遍地开花”的良性肿瘤—神经纤维瘤病“一个头两个大”这档子事—谈谈元凶“脑积水”!花季少女反复头晕,竟是脑袋里长了“珍珠”?倪红斌主任医师
南京大医院神经外科行*副主任
神经外科肿瘤病区(12D)病区主任
医学博士、副教授,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硕士生导师。
擅长方向:
颅内肿瘤、脊柱脊髓肿瘤、脑外伤、脑出血等微创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诊疗及手术经验,尤其是对颅底肿瘤的手术有独到的经验,在听神经瘤手术中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保留率均达到85%以上。
学术成就:
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杂志以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主持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科技局课题多项,获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奖项6项。参与了多项国自然、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及二、三等奖。
出诊时间: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高级专家会诊中心:周四上午
点“在看”,这事不能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