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CART疗法进军实体瘤这10大靶点涉
TUhjnbcbe - 2022/6/14 23:28:00

作为一种“活的”药物,CAR-T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副作用。

CAR-T细胞(蓝)正在攻击癌细胞(灰)

(图片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全球首位接受CAR-T细胞疗法的女孩,如今已经无癌生存10年之久。

同时这10年来,CAR-T细胞疗法也在不断发展,除了血液肿瘤治疗之外,实体瘤治疗也在不断进展,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代表性靶点的进展。

国内外已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

01

神经节苷脂2(GD2)——脑瘤、肉瘤、黑色素瘤等

GD2是一种表面糖脂抗原,在神经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肉瘤、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受限,主要在神经元细胞体和间充质干细胞上低水平表达,因此成为CAR-T的理想靶点。

GD2靶向GD2的CAR-T细胞治疗神经母细胞瘤,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9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完全缓解,除轻微疼痛外无明显不适。

年,在贝勒医学院公布的一项GD2CAR-T细胞临床试验的结果中,11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有5例获得疾病稳定,经后续补充治疗2例获得完全缓解。

目前,GD2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疗效最为显著,并有希望成功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成为第一个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实体瘤CAR-T细胞靶点。

02

EGFR——胶质母细胞瘤、肺癌、肝癌、胃癌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约在50%的成人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此外,也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癌种的靶点。

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CAR-T疗法,成果显著。利用EGFR为靶点的CAR-T治疗EGFR表达强阳性(EGFR表达超过50%)的晚期难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其中11例患者疗效可评价:2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5例疾病稳定。

03

HER2——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等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大分子的I型跨膜蛋白,又称ErbB2,是ErbB受体家族的一员。HER2最早出现在乳腺癌的研究中,乳腺癌红基因突变容易导致HER2阳性,并且HER2高表达欲肿瘤低预后、低无病生存期有关,HER2也高表达在部分膀胱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

HER2在大约10%的胃癌中过表达,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也已经被批准用于Her2过表达的胃癌中。近期临床前研究显示,CAR-T-HER2细胞对HER2+的胃癌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效果。

04

间皮素(Mesothelin)——三阴性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

间皮素(MSLN)在肿瘤中的表达非常广泛,约有95%恶性间皮瘤,80%~85%胰腺癌,68.8%卵巢癌和53%肺癌表达间皮素。MSLN高表达调控了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并与肿瘤增殖、侵袭和不良预后有密切联系。

MSLN也是三阴性乳腺癌特征性标志物,而三阴性乳腺癌对单抗药物几乎无敏感性,MSLNCAR-T细胞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仅有的免疫治疗药物。

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ofHematology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即选择靶点mesothelin。其中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的是静脉回输的CAR-T治疗,治疗后全身的病灶,基本都实现了代谢活性完全消失。

05

GPC3——肝癌、卵巢癌等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GPC3在肝细胞癌、卵巢透明细胞癌、卵*囊癌等生殖系统肿瘤中表达,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率达74.8%,而在正常肝组织内几乎无表达,称为肝癌CAR-T治疗新的理想靶点。

由上海交通大医院完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发表在年5月5日的国际权威期刊《ClinicalCancerResearch》上。

截止到年7月24日,共有13例患者接受了中位值为19.9×的CAR-GPC3T细胞。所有患者均为GPC3阳性,均接受过手术治疗、局部治疗或全身性的系统治疗,都携带乙型肝炎病*(HBV)。

其中有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所有患者6个月、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42.0%和10.5%,中位生存时间(OS)为天(39.7周)。

年ASCO年会上我国医学研究者们首次公布了靶向GPC3的CAR-T药物(Ori-CAR-)治疗复发/难治性肝细胞癌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

截至年3月10日,共纳入11名接受细胞输注的复发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患有晚期肝细胞癌,并且经过化疗、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靶向治疗均无效。9例可评估受试者中,4例达到部分缓解(PR),3例达到疾病稳定(SD),2例出现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为44%,疾病控制率达到78%。

06

黏蛋白1(MUC1)——胃癌、肝癌、胰腺癌等

MUC1是一种跨膜黏蛋白,广泛过表达在胃癌、肝癌、胰腺癌,目前已经广泛开展了抗MUC1的CAR-T治疗临床试验。

年,动物实验验证了MUC1CAR-T对胰腺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白血病细胞等多种癌细胞又识别杀伤作用。

国内团队曾报道过1例MUC1CAR-T细胞治疗精索细胞癌的临床试验,患者出现肿瘤缩小和瘤灶内坏死,试验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图片来源:Pixabay

1
查看完整版本: CART疗法进军实体瘤这10大靶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