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宣传系列
郑捷敏: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6年来,擅长颅脑外伤、脑肿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对垂体瘤、听神经瘤·胶质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等的诊治有独到经验,在显微手术上有较高造诣,在市内率先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等。
“名医工作室”入驻机构
三医院
郑捷敏名医工作室成立于年8月5日,入驻三医院,是柳州市首批成立的名医工作室中离柳州市区最远的一个。为了让群众看病就医“就近跑”、“少跑路”、“不跑路”,一年来郑捷敏带领团队奔波于柳州市区和三江之间,总行程一万多公里,相当于完成了一次“长征”。一年行程上万公里三江侗族自治县距离柳州市区多公里,人口32万多人,是柳州北部的重要县份之一。郑捷敏名医工作室医院距离柳州市区千米,一个来回就超过了公里。“一年来,我们跑了一万多公里。”郑捷敏名医工作室成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闫宪磊说,根据我们一年来的工作统计,工作室成员往返三江共计27次。由于工作需要,往返三江基本是自驾,一年来,名医工作室成员往返行程一万多万公里,相当于完成了一次“长征”。多举措缓解“看病难”三江地处桂北山区,32万群众中超过26万人不住在县城里,往返县城并不方便,而且需要的时间也长,往往一早出门,到了县城就已经中午了,医院门诊基本就下了班;另外一个远就是县城离柳州远,而且神经外科疾病多属于重病,群众有时想转来柳州看病,还不能坐动车过来,很不方便。根据这些情况,名医工作室采用了定时到三江坐诊,患者预约就诊,工作室中午正常接诊医院就医的困难。不过,不少病人在三江得到来自工作室的专家诊治后,仍需要到柳州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到柳州重新挂号、开检查单,再预约检查很可能患者就需要在柳州多住一天才能做完这些项目,这无疑会增加不少的开支。为了让老百姓节省时间,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工作室专门为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非常方便!”三江居民黎女士说,我们在三江和工作室的成员预约之后,工作室就会帮预约安排好在医院的检查,医院基本上就能够按照预约时间完成检查。黎女士今年2月上班的时候突发眩晕,医院没能查出病根,但是由于工作原因,黎女士在症状稍改善后就坚持上班,因为害怕麻烦也没有进一步诊治。后来,刚好遇上郑捷敏带领团队到三江坐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挂了工作室的号。郑捷敏详细了解了黎女士的病史,并分析了可能的病因,并建议进一步行头颅MR(磁共振)检查。由于当时三江无法进行该项检查,郑捷敏根据黎女士的时间安排,让工作室联系好了磁共振的时间,让黎女士当天去就拿到了检查的结果。流动的名医工作室“很多病人病情比较重,很需要转上来治疗,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协助”郑捷敏和工作室的成员分析病人的就诊需求时明确提出要解决重症患者的会诊和转诊。“流动的名医工作室”应运而生。“流动的名医工作室”是群众对负责转诊的救护车和车组人员的称呼。年3月三江一青年小伙夜间在酒吧被人打伤头部,造成了头皮裂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损伤,医院诊治了近20余天,仍头晕、头痛不能起床活动,经过名医工作室专家多次会诊,确定了进一步治疗方案。但是要将患者转送到医院也是难题,患者只能躺着,不能坐起,于是“流动的名医工作室”出动了。名医工作室团队成员,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忠亲自将病人用救护车送到医院,并联系办好了住院手续。医院治疗后,很快完善了检查,并根据病情给予了高压氧等治疗,不到十天,该患者就可以正常下地活动,并出院回家了。据统计,一年来“流动的名医工作室”共出动20余次,接送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成为了工作室的延伸。留下带不走的工作室除了缓解患者看病难,郑捷敏名医工作室还帮助驻点科室提升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给给当地留下一个“带不走的名医工作室”。“(名医工作室)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忠说,名医工作室专家驻点期间,除了为患者诊疗,还会在科室开展查房、手术指导等,让科室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张忠说,郑捷敏的指导非常细致,小到查房时每名医生的站位,大到手术时的术式,他都会严格要求。在郑捷敏的悉心指导下,科室一年来的进步非常快。比如,手术中如何判断血肿的位置,这项技术过去当地的医生掌握得不是很好。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郑捷敏拿出模型详细讲解,医生们顿时豁然开朗。张忠说,快速、准确找出血肿位置,对于提高穿刺的准确性、避免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改善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图
晓欣刘全
编辑
伍玲
责任编辑
陈新援
服务信息:
新院区(和平路号):
急诊科:-
客服中心:-
大厅前台:-
鱼峰山院区(柳石路1号):
急诊科:-
门诊总台:-
门诊预约:-
西院(医院):
门诊总台:-
各院区开诊科室
点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