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ACT(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将令其从中获益,该疗法是在收集T细胞后对其修饰产生CARs(嵌合抗原受体),修饰后的T细胞成为CAR-T细胞,再将其输入患者体内进行扩增,这些细胞可识别癌细胞并将携带相应抗原的癌细胞杀死。
围绕CAR-T疗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学者JimKochenderfer博士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对CAR-T细胞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瘤的治疗进行了展望。
1什么是抗-CD19CAR-T细胞?抗-CD19CAR-T细胞是从几年前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的一种基因疗法。在NCI(美国国家癌症中心)首次临床试验始于年。此后NCI针对这种疗法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的重点在于使用患者自身T细胞治疗淋巴瘤,年起,NCI最早使用的方案中,43名患有淋巴瘤或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纳入研究。总的流程就是获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实验室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表达抗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重新收集改造的细胞回输患者体内,并配合化疗,化疗的目的是加强CAR-T疗法的效应。
很多研究者在小鼠及人体内发现了同等强有力的证据,即在CAR-T疗法之前进行化疗可以增强CAR-T细胞活性并增加疾病缓解的机会。在输注CAR-T细胞后,通常要求患者留院观察8-10天,如果出现不良反应,留院时间可适当延长。
2CAR-T目前已知的*性有哪些?有一种不良反应叫做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这些因子是在T细胞接触淋巴瘤、白血病细胞后释放的,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心动过速和低血压。该疗法也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异常,肝脏检查异常以及肾功能不全等事件。还有一些其他罕见*性,但前面所说的是最主要的。
另外一个我们不得不忽视的问题是神经*性,有些患者会出现失语症、共济失调、意识模糊等症状,还有人甚至陷入昏迷。所有这些*性都是临床医生、临床研究者需要去改善的问题,目前必须要让所有人了解的是,这是一种高风险的疗法,并非是完全安全的,早期的研究已显示出很多副作用。
3CAR-T疗法取得了哪些进展?这些年来进行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化疗的剂量,降低*性让治疗更容易掌控,经过探索,已经将化疗方案降至非常标准的剂量,即环磷酰胺mg/m^2连续三天,氟达拉滨30mg/m^2连续3天。
在NCI的一项研究中,22例晚期淋巴瘤患者中,其中19人患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人患滤泡性淋巴瘤,1人患套细胞淋巴瘤。OS(总反应率)为73%,CR(完全缓解率)为55%,完全缓解的患者12例。完全缓解持续时间至今已达24个月,因此可以看到这种疗法带来的持续性缓解。
研究者还发现,低剂量化疗后进行CAR-T细胞治疗,某些免疫学效应尤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