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
IF:1.11
日期:01..1
背景
约0.5–1.0%的儿童在接受血液肿瘤、实体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后发展为治疗相关的髓系肿瘤(tMN)。与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相比,tMN患儿预后较差,如果不进行造血细胞移植(HCT),5年生存率仅为6-11%。目前关于成人tMN已有大量研究,但对儿童tMN的发病机制还缺乏完整的认识。
方法
通过全外显子组、全基因组和/或RNA测序方法对84例tMN患儿的基因组图谱进行了特征性分析,其中包括8例治疗相关MDS及56例治疗相关AML。
结果
与原发性MDS、原发性核心结合因子AML相比,tMN患儿人均携带体细胞突变显著更多(8突变/人),主要涉及表观遗传(n=57,9%)和细胞信号通路(n=46,74%)。KMTA重排和Ras/MAPK通路突变是该研究队列中最常见的驱动变异,体细胞TP53突变频率也较高(图1)。
图1:儿童tMN队列的临床和基因组特征
在70%的病例(39/56)中检测到了编码融合癌蛋白的染色体重排,其中KMTA融合最为常见(n=8)。4例(43%)患者MECOM高水平表达,FPKM5,MECOM表达升高与成人和儿童髓系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该研究发现MECOM高表达患者中伴随KMTA重排比例较高(18/4)。
对6例具有可供分析的原发肿瘤材料的tMN患儿进行研究,发现3例患者的体细胞变异发生于细胞*性治疗之后,这些获得性突变最早在tMN的形态学证据出现之前天即可检测到(图)。
图:tMN患儿的克隆进化
虽然该研究仅反映了单个机构的经验,但其研究结果突显了儿童tMN患者基因变异的多样性,并表明基因筛查也许能够帮助在tMN发展之前识别高危患者。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