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的生存之道
人类与各种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博弈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持久战,贯穿着人类历史的始终。从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疫情中,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更加科学和理性地对待生命,善待生命,学会与所有的物种在这颗星球上和平共处。
一.病*的生存之道
澳大利亚最初本来是没有兔子的,年,一位名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在他携带的大批行李中,还包括29只兔子,然而这些看似十分可爱的小兔子,却酿成了生物史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从19世纪中叶开始,前后持续了近百年的惊心动魄的"人兔之战"差点让澳大利亚亡国。后来科学家发现多发性粘液瘤病的元凶是巴西野兔携带的一种致病力极强的病*。科学家有意识的将这种病*从巴西引入澳大利亚,想控制一下草原成灾的野兔。第一年,效果很好,感染病*的澳洲野兔的死亡率居然达到了99.8%。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似乎不用多久,野兔就会绝种。但是,第二年的死亡率就下降到了90%,逐年下降,最后稳定在了25%左右。
病*为什么杀不死野兔?因为病*意识到,野兔全死了,自己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于是乎,在自己还没能进化出感染其他物种的能力之前,要让野兔死的慢一点。
医生们发现人类的梅*似乎也慢慢的变弱了。我们知道,梅*主要通过性途径进行传播。它的传播能力在众多的疾病中显得很弱,因为性接触可比空气、飞沫这一类要低效许多。因此,梅*不能过快的杀死宿主,不然自己也无法生存。于是梅*表现出了非常缓慢的进展过程,不仅临床上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很多人一生中也就局限在一期、二期,并不会快速进展。这说明病*并不傻,有了更长时间的患病时间,自己传播的几率就增大了。
人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显示,人类经历了万-万年的繁衍,期间与各种病*发生了“亲密接触”,现在人类的基因库里有大约8%的DNA来自病*。这些病*就是相对“聪明”的病*,它们与人类(宿主)和平共处,与人类共存亡,只要人类没有被毁灭,这些病*的DNA就不会被毁灭。从生存策略来说,病*无疑是相当“聪明”的。
现在我们来说武汉冠状病*。有消息说它来自蝙蝠,也有人说它来自蛇。不管来自哪一个,说明它还不那么“傻”,至少有一(几)类可以“共存亡”的宿主。但问题是它与我们人类不相容,一旦有亲密接触,便是你死我活。
二.武汉冠状病*的“盈利模式”
从进化论的角度讲,任何一个物种的生存取决于它基因库的多样性,而随机变异则是基因库多样性的根本保证。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幕:武汉野味市场里几个拷贝的原始病*很偶然地进入了某个人,它的遗传物质被嵌入了宿主细胞,开始复制,并在一定的潜伏期后引发了该患者各种相关的症状。如果这几份原始病*十分凶狠,很快就终结了患者的生命;或者很弱,很快就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清除了,那么这场“亲密接触”也就到此结束了。
如果它并不非常凶狠,虽然能引起病症,但患者的生命却得以延续;也十分不柔弱,还能在其体内不断地复制,问题就来了。我们不难想象,在复制过程中,这份原始拷贝的某一种新的变异扩散到了唾液中,并引起患者不停地咳嗽。只要这种变异能够在宿主死亡之前,通过其咳出的唾液飞沫进入另一个宿主粘膜,有效的“人传人”途径就出现了,它就能“盈利”了。
附上一段抖音上看到的视频:
看视频吧:大家都在看
1、“微生物”其实并不“微”
2、病*科普小知识
3、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4、神经调节的相关释疑
5、动物激素调节之《“单身汪”的激素调节》
6、关于“稳态与调节”几个问题的探讨
7、心肺复苏——急救“*金四分钟”
8、聊聊“中心法则”中的酶
9、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高中生物那点事——
专注解决高中生物各种疑难杂症!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