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顶级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北上广。
从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每年出版一部“医院蓝皮书”——《医院竞争力报告》。这部书的年版,由在中国医学界最为知名的钟南山院士任编委会主任。这一版《医院竞争力报告》,从医院规模、医疗技术、医院运行、学术影响力4个维度,推出反映医院竞争力的十几个排行榜。医院强、省会、医院强、医院强等。医院强排行榜上,医院以总分.24名列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以总分.05列第20位。
手术中的郭智霖医生
郭智霖,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他是中国医师学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脑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颅面整形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创伤学会委员、国家应急救灾专家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脊柱脊髓分会副会长、上海神经外科质控专家。郭教授年毕业于山西大同医专;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取得神经外科硕士学位;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年至年在法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获法国外籍神经外科医师资格;年至年多次赴美国各大神经外科中心学习。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年破格晋升为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人们把神经外科医生喻为“刀尖上的舞者”,缘于大脑是人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重量只有0多克,但血管密布、神经众多,每个部位都与人体各器官紧密相联。大脑被包裹在颅骨内,又是人体最脆弱的部分,缺血、缺氧5分钟就会导致人残疾甚至死亡。在颅内做手术,手术刀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毫米的移动,都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所以,神经外科手术常常被喻为“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而做神经外科手术的医生,也被称作“刀尖上的舞者”“生命中枢的守护神”。
郭智霖教授的老家,在神池县大严备乡大严备村。从这个偏僻、闭塞的晋西北*土高原上的小山村走出来后,他由专科生而硕士,由硕士而博士,成为所在领域的顶尖精英。20多年来,他用一把手术刀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只要自强不息,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2
在上海采访“走出故乡的忻州人”,为难的是3位被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时间不好确定。好不容易确定了一位,给出的时间也十分短暂——这3位老乡实在是太忙了。郭教授只有7月2日下午3点半到4点是个“空档”——4点半就要上手术台。想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奋斗故事,半个小时是无论如何不够的。只好与郭教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