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以为是耳机的问题。”
Stephane是上海一所国际学校的双语老师,每周会与海外分校的老师开远程教学会议。多数情况下,她都会用自己专门开会的耳机——一个头戴式并配有麦克风的耳机。
在一次会议中,她发现左边听到的声音好像隔了一层膜一样,有点听不清楚。
“我估计是耳机动圈单元故障了,于是换了另外一个耳机。”
还是一样。
Stephane知道,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
Stephane想去复旦大医院问诊,但专家号稀缺,至少要等一个月。
。
Stephane拨通了友邦保险的客服电话——之前,她为自己购买了友邦全佑至享重大疾病保险,如今她希望友邦能帮她预约专家进行就诊。
Josh是友邦“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团队的一员。得知Stephane的情况,他与团队分析后认为,不是简单的耳科疾病。与Stephane沟通并征得同意后,Josh为她预约了神经外科专家门诊,并做了内听道MRI增强检查全面评估病情。
是听神经瘤。
肿瘤只有2厘米大,但大部分位于内听道内,因此严重影响听力。
“脑袋‘嗡’的一声。‘肿瘤’,听着多绝望啊。我平时身体那么好,感冒都很少得,怎么会突然得了脑瘤呢?”
“Josh估计也知道我被吓到了,一直安慰我说这是一种良性脑肿瘤,长得比较慢,也不会发生远处转移,短期内不会危及生命。”
“上网查了这个病的情况后,我知道需要做开颅手术。而且听神经和面神经平行生长,肿瘤全切手术有不小概率导致面瘫。但伽马刀也可以治疗,不仅能免去开颅风险,面瘫概率也比开颅手术小很多。”
“能否请友邦帮忙安排擅长伽马刀的医生?”
但伽玛刀对囊性肿瘤基本无效,如果后期肿瘤增大必须全切的话,手术难度将更大,风险更高。
Josh和团队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安排了神经外科、医院专家的多学科MDT会诊。“会诊后医生还是建议我做手术,Josh说会给我联系最适合的专家,让我放下顾虑。”
确定了手术方案后,专案管理团队安排术后面部神经康复训练计划早期介入,同时也准备了国内知名颅底听神经瘤专家的手术方案,作为PlanB。
“手术清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护士要来的镜子,我的脸没问题!”
三个月后,术后康复疗程全部结束。Stephane重新站在了讲台上给学生讲课。
“我很感谢友邦‘愈从容’专案管理团队,他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刻,带给了我满满的安全感,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
术后六个月,Josh受邀参加了Stephane的公开课,看着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的客户,Josh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价值。
02
“妈妈,什么是白血病?”
梁女士面对儿子Zeus突然问的问题,又惊愕又难过。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Zeus年满两岁了,正好处于“terribletwo”阶段:每天精力旺盛,酷爱运动,标准的“充电5分钟,通话24小时”。
直到年6月中旬的一天。
那天开始,梁女士发现儿子皮肤有点发*,而且无精打采;到了7月份开始发烧,一周都无法退烧。到医院后,医生初步判断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其中一项化验结果,梁女士觉得蹊跷。
“中度贫血?!”
“他可一点不挑食,是个小吃货”。
医生表示,不排除血液病的可能,建议尽快进行骨髓穿刺明确原因。
“我当时就想,坏了。”
“Zeus是他自己起的。”
Zeus是奥特曼迷,但他觉得奥特曼故事里,“宙斯”这个名字很神气。
“我和他爸也觉得挺好,就希望他强壮、健康。我们早早地就帮儿子购买了友邦的重疾险、意外险和医疗险。”
梁女士把儿子的检查报告和门诊病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