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买房生娃为何欠债五百万
TUhjnbcbe - 2024/9/13 17:57:00

今儿看到一些个人破产的真实案例。

想想自从年深圳允许个人破产后,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了。

一开始我是旁观者的心态。

觉得只要不创业,不借钱炒股,不被骗,普通人很难走到破产这一步。

但原来,我们跟破产人生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并且我们有一百种方式走向它。

1.

说说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案例吧。

第一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伙子。

年研究生毕业,月薪两千,为了翻修老家黄冈的房子,让妈妈住的舒服点,借了第一笔债,10多万。

后来学车,不小心把教练车撞坏了,赔了2万,这是第二笔债。

年考上深圳事业单位,月薪五千,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而且收入有增长的空间。

当时他准备要结婚,但前女友爸妈要求有房子才能结婚。

考虑到深圳房价过高,他决定在中山买一套房。

房子已经看好了,总价78万,首付25万。

但因为没钱付首付,他又借了一笔小额贷款。

此时他已经负债多万。

每年的利息极高,每月的工资基本都用来还贷了,甚至钱还不够,要借新贷换旧贷,利息越滚越多。

这几年他缩衣节食,几乎没有任何高消费,加上年工资上涨了一次,还款压力稍微缓解了一点。

好不容易事情要变好了。

时间来到年,他又借了一笔贷款,9万,买车的首付。

说是工作特殊,需要经常外出,领导建议买一辆代步车。他跟家人商量后,妈妈跟姐姐都很支持,姐姐还借了他9万,买雷克萨斯的首付。

他原本想着,把中山的房子卖掉后,可以还清大部分债务。

谁知道这几年里,利息已经翻了几倍,此时债务累积到了万。

房子卖了万后,还负债80万。

不得已又开始以贷还贷,直到信用越来越差,从银行那再借不出钱了,走上申请破产这一条路。

2.

第二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

年他们零首付买车,贷款23万。

年底零首付买房,房子总价万,房贷万,首付50万是向亲戚朋友借的。

年上半年,借了50万网贷还给亲戚,以贷还贷。

同一年,小孩出生,生活费激增。妻子在家带小孩,家里就一个人赚钱。

年,贷款40万,还旧贷。

年,贷款三笔,一笔40万,一笔向朋友借的40万,一笔网贷20万,依然是还旧贷和做生活费。

申请破产的时候,债务已经累积到万。

包括房贷万、车贷22万、信用卡借款11万、网贷84万。

3.

第三个案例的主人公也是小伙子。

年大学毕业,爸爸确诊听神经瘤,总治疗费13万,其中自费5万。

他在家照顾爸爸三个月,用光了家里积蓄。

年去深圳工作,月薪三千,生活费不够时透支信用卡。

年他确诊了一个疾病(没说),看病自费7千。

同一年,爸爸确诊尿毒症,需要腹膜透析,长期治疗,并且失去了劳动能力,要他赡养。

年,爸爸跟他一起在深圳治疗和生活,期间几次住院花费,胃出血1万2,心脏房颤3千5,复查住院5千,急性腹膜炎7万。

到现在,他债务累积65万。

因为收入有限,没法正常还款了,只能申请破产。

4.

申请成功后,他们的结局基本都是破产重整。

不是说就不还钱了,而是债务打个8-9折,扣除一小部分利息,减轻还款压力。

然后法院会盘点他们剩下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住房公积金、房子车子等,先拿去还清一部分债务。

剩下没还的钱,就根据他们的每月工资,通常分期3-5年,每月工资扣除固定生活支出外,就用来还债。

相当于说,个人破产给了他们一个停止利滚利,甚至减免部分利息,慢慢还钱,打破人生恶性循环,重头再来的机会。

5.

不知道你们看完后是啥心情。

我觉得最唏嘘的一点是——

他们没有踩到大坑,比如被诈骗,

也没有做一些明显高风险的事情,比如创业,比如借钱炒股,

甚至在当下来看,他们的选择也未必是%错误的,

比如零首付上车,我记得我买房那两年,房价涨的一天一个样,身边很多人借消费贷也要上车,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但现在回头看,如果当时没冒险,后面房价涨上来后,就上不了车了。

比如生孩子,三十来岁生孩子,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妻子在家带孩子,如果没有爸妈帮带,没钱请保姆,妻子自己带也是一个没办法的事情。

我们现在事后镜看,可以很明显说出他们做的不对,但在当下,对他们来说,可能那只是一个不是最优选,但还过得去的选择。

但正是这一个个还过得去的选择,累积起来,最后结局却过不去了。

要说实在犯了什么错,可能是每一步路走的不够稳吧。

地基歪一点,一楼歪一点,二楼歪一点,最后就成了比萨斜塔。

我个人觉得,要想每一步路都走得稳稳的,

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做,比如借钱炒股,有些事情谨慎的做,比如买房加杠杆,有些事情无法控制,比如大病,比如意外,就买好保险配好保障,把潜在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剩下的,就尽人事听天命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买房生娃为何欠债五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