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话痛吃饭痛微风拂面也会痛復元神经 [复制链接]

1#

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疼痛发生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急骤,呈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等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甚至微风拂面都会导致剧烈的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但是近期,我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向东带领的团队,采用“微血管减压”技术,从根源上解决难题,让病人彻底摆脱疼痛。

“陈主任,真的谢谢你,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近期,来自湖南的盛先生,面带微笑,医院神经外科,此次回院,除了复查之外,最重要的,他带来了满满的谢意。

盛先生,今年31岁,来自湖南,原本是一个十分开朗的父亲。但是一年前,“拔牙”后出现右侧颜面部疼痛,而且痛感越来越强,不仅说话痛、吃饭痛,甚至走在马路上,微风轻轻拂过面庞也能让其“痛不欲生”。

经过诊治,最终被确认患有“三叉神经痛”,为了缓解这种症状,医院就诊了数次,但是每次都被告知,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先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时间一长,服用药物的效果并不好,疼痛感再度来袭,而且又反复发作,频繁的脸痛,让盛先生度日如年。

渐渐地,开朗的盛先生情绪变得越来越低落,不仅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而且不爱笑、不爱说话,甚至对自己的孩子,盛先生一天也说不了几个字,时间一久,与孩子的感情也渐渐疏远了,这让其越来越苦恼。

一个偶然的机会,盛先生经朋友介绍得知,医院神经外科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着满满的希望,盛先生来院就诊。

随后经过磁共振检查,考虑盛先生的“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与周围动脉关系紧密导致的,为了更为有效、快速的消除疼痛。陈主任决定为其行:微血管减压术。也就是运用微创技术,在三叉神经与血管间垫入一种特殊的材质,使血管不再接触到三叉神经,从而解除压迫,痛感也就自然消失了。在陈主任详细的解说下,盛先生接受了手术的建议。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这台“微血管减压术”正式开始。采用在耳朵后面4公分左右的切口,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将血管与神经分开,并将一绿豆大小的减压垫片放入其中,以隔绝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从而从根源上解决疼痛。

经过短短1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就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术后盛先生的疼痛就奇迹般的消失了。经过一周的恢复治疗,盛先生康复出院了!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开始硬化,血管迂曲压迫三叉神经根部,从而引发三叉神经痛。”神经外科主任陈向东解释道:“对于三叉神经痛,并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早期症状轻的,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果症状逐渐加重,同时发现血管神经关系“紧密”那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专家介绍

陈向东

神经外科主任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4年。医院,医院,医院,浙医院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神经外科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能够开展重度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烟雾病等)及颅脑肿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的治疗。特别擅长于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夹闭,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及各类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现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金华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组组员。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