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要戒烟腊肉真的比鲜肉保存得 [复制链接]

1#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吸烟是一种习惯而已,而不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在国外,很多香烟的包装都印着非常恐怖的画面,看上去是十分吓人。但是在国内,包装似乎更和谐一些,所以,人们也往往忽视吸烟的危害。

众所周知,香烟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依赖性的神经毒素,主要侵害人的神经系统。很多人在享受香烟带来的快感后,会在主观上感觉吸烟可以起到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振作精神等作用,这其实是神经系统的一种一过性兴奋现象,是尼古丁引起的欣快感。但是这种欣快感维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快感过后就会出现抑制现象,从而造成反应速度变慢。而香烟里的焦油,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有很强的致癌性。它可沉积在人体的黏膜上,比如口腔黏膜、咽部、气管、肺泡等等。当焦油沉积于人体肺部,久而久之,除了可能引起癌变外,也可以导致肺部反复的炎症,继而导致肺泡功能的衰退或丧失,最终,呼吸功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下面,以慢阻肺为例,浅谈一下吸烟对慢阻肺以及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常有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主要与有毒有害气体或颗粒物在肺部和(或)呼吸道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年COPD成为了继恶性肿瘤、脑血管及心脏病之后位居我国第四位死亡原因。国内超过60%的COPD患者是吸烟者或有吸烟史,而男性则在这一占比中比例超过了80%。

在每年吸烟数量大于30包的吸烟者中,COPD和呼吸道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26.6%和22.5%;在烟龄大于40年的吸烟者中,COPD和呼吸道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38.3%和24.1%;由此可见,随吸烟数量和烟龄的增加,COPD和呼吸道症状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更直观的说来,烟龄大于30年的吸烟者,COPD的患病率是从不吸烟者的2倍之多。而每天吸烟大于14支的吸烟者,患上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5倍多。

吸烟对COPD和呼吸道的影响显而易见。那么,戒烟又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戒烟缓解经济压力,按一包烟40元钱算,一日一包,一月就是,一年下来就是,戒烟成功后,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其实,对身体而言。戒烟可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道功能和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且能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延缓COPD病情进展的方法。戒烟也可降低COPD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同时,戒烟可改善呼吸道症状,可使呼吸道症状的发病风险降低50%。而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大幅度降低。

但目前,我国人群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严禁公共场所吸烟,拓宽戒烟咨询渠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健康意识,改善危险行为,降低一手烟、二手烟甚至三手烟对健康的危害。“腊肉”比“鲜肉”更易保存,可以用来当做茶余饭后烟民的自嘲,吸烟数量越大时间越久,自身身体以及同住亲人的健康受损程度就会越高,尽早戒烟,是对自己,对家人的负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